小腸癌並不常見,翻查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資料,2008年只有71宗小腸癌新症,數字遠低於大腸癌 (4,031宗)。

至今,醫學界雖然仍未能清楚了解小腸腺癌的成因,但相信是和年齡有關,因數據顯示小腸腺癌的患者通常是中年或以上的人士。除腺癌外,小腸亦包含淋巴及內分泌組織,所以亦有可能出現淋巴癌(Lymphoma)及類癌(Carcinoid Tumor)。

小腸腺癌的徵狀並不明顯,較難察覺,所以亦易被人忽略,往往待病人出現如腹痛、血便、食慾下降、急速消瘦甚至腸塞等情況,才被發現。 小腸腺癌通常是局部性發展的,會造成黏膜潰瘍、引致出血或腸道收窄形成腸塞,但較少擴散至其他器官。

隨著醫學的進步,現時有多種檢查方法可以診斷小腸的疾病,例如:

  • 小腸鋇餐( Barium Meal and Follow Through)
  • 電腦掃描 (CT Scan)
  • 膠囊內窺鏡 (Capsule Endoscopy)

另外,最新的「雙球囊內窺鏡」甚至可以一次過完成檢查及抽取組織,需要時亦可作切除瘜肉等治療用途。

現時,透過手術切除小腸腫瘤是最徹底的治療方法,微創手術只需透過幾個小切口便可把帶有腫瘤的一段小腸割除,而手術後患者的消化或吸收營養的功能亦不會受到影響;假如惡性腫瘤出現擴散或轉移情況,患者則要於手術後接受化療以提升治癒機會。

雖說小腸癌較為罕見,不過近年多發現一種稱為GIST(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)的基質腫瘤。有別於一般的腸道腫瘤,基質腫瘤並不是由黏膜層生長出來,而是由腸壁的中層組織變化出來的。

  • 若體積少於五厘米通常是良性,接受手術割除後便會完全痊癒;
  • 若體積大於五厘米則可能是惡性,可以擴散至肝臟。
  • 腹痛
  • 腹部有硬塊
  • 腸塞
  • 便血等

這種腫瘤亦常見於胃及直腸,主要的治療方法是透過手術把它切除。

小腸鋇餐檢查影像
小腸腫瘤 –腹腔鏡影像